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者可致肺栓塞,有生命危险,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壹/年龄增长
深静脉血栓(DVT)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
年龄对深静脉血栓发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年龄增加,深静脉血栓的易患因素也随之增多。
实验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减弱,使血液淤滞较重,因此,老年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年轻人高。
贰/长期不活动
临床数据显示,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容易患深静脉血栓,卧床2~12周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达79%~94%!
在长途坐车或坐飞机旅行的人群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较高。
长期保持相同姿势不改变,导致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血液大量淤积在下肢,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发病的风险。
叁/静脉血栓史
有23%~26%的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有静脉血栓病史,且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来自原来病变的静脉。研究发现,复发的深静脉血栓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状态。
肆/恶性肿瘤
统计发现,19%~30%的深静脉血栓病人合并有恶性肿瘤,肺癌是最易引发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他如泌尿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系统恶性肿瘤也容易并发深静脉血栓。
有时,深静脉血栓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信使,当无明显诱因下发生深静脉血栓时,应警惕可能患有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释放促凝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肿瘤病人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和血小板计数常高于正常,而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C蛋白及S蛋白浓度却低于正常。
另外,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化疗也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乳癌、淋巴瘤、浆细胞病等化疗病人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诱导高凝状态、抑制纤溶活性、肿瘤细胞坏死及静脉插管等因素有关。
伍/手术
有关数据显示,手术是深静脉血栓重要的易患因素,病人的年龄、手术种类、创伤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等都影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其中手术类型尤为重要,普外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19%左右,神经外科手术在24%左右,而股骨骨折、髋关节成形术、膝关节成形术则分别高达48%、51%和61%。
在术后3~5天均能发现纤维蛋白原沉积,但这并不表明深静脉血栓在术后马上发生。有统计显示,腹部手术后有25%的病人在出院后6周内发生深静脉血栓。
手术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包括恢复期的卧床静养,术中术后体内凝血、抗凝及溶栓系统的异常,以及静脉血管的损伤等。
陆/创伤
有62%~65%创伤致死的有深静脉血栓发生。
由于创伤可能导致下肢骨折、脊髓损伤、静脉血管损伤及需要手术治疗等,使创伤病人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另外机体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促使血栓形成。
好东西与朋友分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拥有健康!
赞赏
长按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家白巅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wh/1673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