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因年龄的增长、体质指数(BMI)的增加和吸烟等因素而增加。80岁的男性人群中10.7%患有本病,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现已发现血型与深静脉血栓存在一定的关系,A型血的人最容易患深静脉血栓,而O型人患病的风险最小。目前原因还未明了。深静脉血栓在欧洲的发病率较亚洲高得多,虽然种族差异可能导致群体凝血,但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同,同样也可能影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下肢体的突然肿胀,患肢灼热感明显。血栓部位不同,其肿胀、疼痛程度也不尽相同。如血栓出现在小腿,肿胀仅局限于小腿,如血栓出现在大腿,则整个患肢肿胀明显。临床上可通过下肢静脉彩超、D2-聚体检查明确诊

病因

下肢深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静脉壁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等因素,常常是两个或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本病好发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有静脉血栓史的患者等人群,此外,肥胖、长途太空旅行等也可诱发本病。

预防措施

1、提倡清淡饮食,避免摄入油脂率高食物,降低血黏度;

2、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导致血黏度增高;

3、高血压患者需要控制血压;

4、鼓励患者多运动,尤其是下肢抖动、蜷曲活动、踝泵运动,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瘀滞血栓形成概率;

5、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例如坐长途汽车、乘坐飞机,旅途中鼓励多进行下肢蜷曲,有条件可以来回走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

6、术后患者因为卧床需要鼓励患者进行下肢早期活动,甚至应用物理干预措施,包括充气间歇加压装置;

7、针对高危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患者可以加用抗凝药物进行静脉血栓预防。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

2、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急性期抬高患肢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3、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肢,严防再次碰撞伤,避免按摩患肢肢体,避免血栓脱落,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使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4、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4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