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假期,你是出去玩,还是在家探亲、聚会呢?旅途不适、聚会吃撑……小编总结了一些医生推荐的实用小方法,专门解决十一假期的小问题!觉得实用分享起来~1.耳鼻咽喉科医生:晕车,试试这6个小方法旅途在外,难免有晕车不适的时候,怎么办?专家支招:①使用比较常见的乘晕宁、晕车贴等预防性药物,开窗通风以避免气味刺激;②乘车时,盯住车外高楼或远眺,这样能让内耳和大脑保持同步,可缓解头晕;③乘坐交通工具前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吃油腻食物,提早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④选择前排通风良好的座位,双目远眺,面向前方,或者闭目养神;⑤保持愉快情绪,心理暗示不会晕车,听听音乐、和人聊天;⑥坐车之前一个小时嚼块生姜,生姜的辛辣味道能抑制恶心呕吐的感觉。如果是气味晕车,可以吃点薄荷糖或闻闻新鲜橘皮的味道。2.中医科医生:缓解疲劳,按揉足三里!假期感觉疲累、难以缓解?给你推荐一穴位——足三里,真的能帮助你抗疲劳!据浙江在线年报道,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剑乔教授研究团队曾用足三里穴位治疗某部队海训队员,其疲劳感明显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高出对照组,也就是血液携氧能力高,可以减少疲劳感的发生。方法: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就是足三里。一天3次揉按足三里,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按30下,一天总计90下左右。3.理疗科医生:久坐腰痛,衣服变靠枕!很多车上的座椅设计不太符合人的身体曲线,当身子往座椅上靠时,脖子是悬空的,腰椎就会用上劲儿,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颈肩和腰会有僵硬的不适感。专家建议,坐长途大巴车最好自带一个U型枕和一个腰围子,给身体一个支撑。当然,如果你身边没有,可以利用自己的外套,叠成一个小枕头来缓解腰部、颈椎的不适。伸手就能做!4.消化内科医生:吃得油腻,喝大麦茶促消化假期聚餐难免吃得油腻饱腹,大鱼大肉。大麦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化谷食的功效,利于食物消化,还能益颜色、保五脏。爱吃肉、吃辣的人,大快朵颐后,喝一杯浓浓的温热大麦茶,可解油腻,促进消化。大麦茶还有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可减少滚烫的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需提醒的是,过于冰冷的大麦茶不能多喝,因为大麦茶调理肠胃功能太强,更适合缓解便秘。5.急诊科医生:喝酒前吃点主食,保护胃和肝脏如果假期有酒局,别忘了“小酒怡情,大酒伤身”。专家建议:首先,在饮酒之前要及时进食一些主食,如米饭、馒头、面条等,避免空腹饮酒。其次,勿将酒与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混在一起喝,因为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更不能将各种酒混在一起喝。最后,饮酒的时候,牢记慢、少、多的原则。“慢”指慢慢下肚,不能大口大口猛喝;“少”指每次喝小分量,不要每次一杯斟满;“多”指食饮结合。在饮酒的同时,吃点主食、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保护胃和肝脏。6.肛肠科医生:防治痔疮复发,做做提肛!假期长途乘车久坐容易出现痔疮复发,专家建议:不论是挤地铁还是坐公交,都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做做提肛动作,促进括约肌处的静脉血液循环。即使是开车,充分利用等红灯的那两分钟,做做提肛动作,也很有帮助。方法:吸气时收腹,肛门、会阴部缓慢用力上提,憋气几秒钟,呼气、放松;整个动作为一次。7.血管外科医生:久坐腿肿,经常抖抖腿长时间坐车,可出现下肢肿胀,医学上称为“旅行者水肿”。而且长期小空间不活动,血液淤积很容易形成血栓,比如下肢深静脉血栓。专家提醒,体重过重、“三高”人群以及正服用避孕药的妇女,血液黏稠度较高,血流缓慢;此外,旅途中摄入过多咖啡或酒精,可引起脱水,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建议不要在机舱、火车、大巴车里一直保持同一坐姿,每隔1小时就站起来在过道上走一走,或坐在座位上,踮踮脚尖、抖抖腿。小方法,解决身边健康小问题,十一过得更舒服~来源:健康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43306.html
往期回顾:
超实用技术贴!不看损失一个亿!
见过世面的人,从不说这五种话
螃蟹放倒一家三口,差点没命!吃蟹千万别犯这个错!
目前+人已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4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