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中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如治疗不及时则容易造成病情加重,引发死亡;其发病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者窦房结以外有激动发生,造成在激动的传导缓慢[1]。胺碘酮是临床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好等特点,但由于其需要长期持续的静脉给药,静脉炎发生风险较高。在工作中如何避免静脉炎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呢?

胺碘酮说明书中指出:

胺碘酮注射液用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胺碘酮的浓度不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配置要求:仅用等渗5%葡萄糖溶液配置,不要向输液器,注射器中加以任何其他制剂。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胺碘酮注射溶液。

一.穿刺部位及输液工具的选择

1.1

以《胺碘酮指南》为依据,中心静脉穿刺首选,外周选用前臂近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较好。应避开肌腱、韧带、关节处穿刺。上臂的外周浅静脉管腔小,酸性的胺碘酮容易损伤管壁形成静脉刺激;下肢静脉有静脉瓣,血流缓慢,药物在血管停留时长,更容易有静脉炎的发生[2]。

1.2

操作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血管情况,留置针应由受过训练、操作熟练的护士按标准方法进行穿刺,建立2条静脉通道以便更换。沿血管走行的上方预防性的使用水胶体敷料。[3]

1.3

连续输注胺碘酮时,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在同一静脉输注,每4小时更换1次注射部位,执行《输液标准》中关于冲封管的规定,更换使用静脉时,对静脉留置针用5%葡萄糖20ml脉冲冲管,再以0.9%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封管时固定夹近心端夹闭,减少局部残留药液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用药的及时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3]

1.4

严格按照医嘱用量使用输液泵给予缓慢静滴,输液工具不当、药物输注过程中如果单路输液连接微量泵会在药物浓度较高下刺激血管,进而引发静脉炎。所以对静脉输液系统的维护不能过分依赖报警系统,要时刻提高警惕,预防回血、药物外渗的发生。

二.护理巡视,观察

2.1

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应由责任心强的责任组长进行管理,每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查看患者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热、痛,重者局部静脉呈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可通过观察、触摸外周静脉等方法,及早发现患者静脉炎发生、发展,及时评估出患者的静脉炎程度,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2.2

查看输液管路是否通畅,输液泵速是否与医嘱一致,运行是否正常,计算输液时间及剩余液体量,保证液体输入的顺利。

2.3

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电解质浓度做好监测,注意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确保血钾水平;对年龄较大的患者严密监测甲状腺功能。

2.4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做好心率,心律的监测,严格实行班班交接,夜班护士要做到慎独精神,及时有效的进行巡视,注重患者的主诉。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三.管理机制

3.1

护士长为科室的管理者,要做好全科人员特殊药物使用及静疗知识的培训,鉴于护理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下,进行车轮式培训,如晨会学习,床旁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定期对使用胺碘酮患者出现的疑问进行学习,讨论,经验交流。

3.2

护士长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42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