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预防

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比较明确,与血流滞缓、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而且发病后治疗比较困难,往往遗留不同的后遗症。因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患,多发于老年体弱、骨折和长期卧床者,轻者表现为患肢肿胀、色素沉着,严重者溃烂,丧失劳动能力,甚者由于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PE)导致患者猝死。文献报道,美国每年有近50万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近10%发展成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其余多数病例发展成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由于人种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发病率小于欧美国家,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每年新发病人数仍较多,因此了解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被公认为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由于左髂总静脉行径较长并受右髂总动脉压迫且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几乎呈直角,发生在左下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多于右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包括老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吸烟,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主要症状包括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偶有发热、心率加快。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属于综合治疗过程,主要分为溶栓治疗和手术取栓两大类,这已得到学者们的认同,首选何种方法目前尚存争议,但近年来微创介人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发展趋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手术及药物治疗,我们请刘主任为大家讲解一下在预防DVT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讲:1.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锻炼可减少静脉血栓发病的75%~77%。因为卧床时间长,血流缓慢,为了利于血液回流,用枕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30cm。2.保暖。患侧肢体需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天,需增加盖被,睡前用温水泡脚,注意掌握水温。3.使用医用减压弹力袜。穿医用减压弹力袜,不仅可以帮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肿胀,而且对长期卧床的病人,也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充气加压装置下肢的气囊充气使患肢形成规律的压迫,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充气后较长时间的松弛过程有利于动脉血液灌注。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养成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适当进食一些能辅助预防血栓形成的食物,如番茄、芹菜、海带、黑木耳等6.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钙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时很少影响凝血功能。

医院

温暖您的心灵

守护您的健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jc/16739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