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更加紧密,正在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别是在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的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具备了政策层面的支持,越来越多“AI+医疗”模式的创业公司涌现出来。森亿智能,便是其中一家极具代表性的企业。
为了解AI如何赋能医疗,AI报道与森亿智能CEO张少典进行了深入交流。
森亿智能CEO张少典
融资加速跑,三年从天使轮到C轮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你很难相信这名身着浅色polo衫、神情带着特有锐气的年轻人,已是一家完成C轮融资企业的CEO。年出生的张少典刚过而立之年,年,他还入选了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杰出青年(30under30,医疗科技领域)、胡润30X30创业领袖。
他创立的森亿智能也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从年4月成立,到同年11月获得真格基金、华岩资本、树兰医疗近千万天使轮融资,再到完成A轮、B轮、C轮融资,森亿智能仅用了三年时间。
森亿智能融资历史(数据来源动脉网)
说到创业初衷,张少典坦言,在美国的五年恰好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弯道超车的五年,中国在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等领域已对美国反超,但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中美之间还有15到20年的差距。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刺激他在年回国创业。
森亿智能的初始核心产品,是一款基于中文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化科研平台。它能像医生一样读懂病历的同时,将医学文本、病历等文字数据高效结构化。其阅读及分析病历的速度,相较于普通医生可谓事半功倍。
谈及研发这款产品的初衷,张少典表示,医院普遍存在数据分散、数据挖掘和利用低效的问题,政府、医疗机构均在设法推动病例信息、医疗数据标准化,努力消除信息孤岛。基于中文医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产品,能够助力医疗机构对海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挖掘与治理,并将低价值数据转化成高价值数据。
尽管手握技术,医院需求的不同,以及医疗行业重经验、资历的特点,在创业初期,张少典仍被很多投资机构拒之门外,直到与真格基金徐小平的一次会面。“那次,我跟徐老师其实只谈了40分钟,但他听过我的想法后,一拍桌子,便决定投资森亿万元。”回忆起天使轮融资,张少典对徐小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了第一桶金,后来很多事就水到渠成了。”
经历数轮融资,森亿智能由初始的创业团队,扩展到近名员工。并且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为驱动力,在研发上的投入,接近总营收的70%。
如今,森亿智能逐渐开始将业务往专科专病领域拓展。其医学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已能解析十五六个专科医疗病历,包含住院小结、出院小结、手术记录、病程记录、护理记录、麻醉记录、影像报告、体检报告等一系列类别的病历。
决胜专病场景,拉开产品区别度
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在于将AI和专科专病进行深度结合。对此,森亿智能开发了一款静脉血栓栓塞症智能化预测及辅助诊疗系统。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预警难,致死率高。依靠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和判断会耗费大量医务工作者的时间精力,且易产生误诊、漏诊。
森亿智能通过医学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方法,医院内部病历、检查、检验等各个信息系统,采集VTE的风险关键指标,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形成一套智能化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预测工具、推荐个性化治疗的辅助诊疗工具。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可实时监控、预测每例患者的VTE发生风险,从而降低VTE的发生率,提高肺栓塞的抢救成功率,医院的医务人员开展“高效”“动态”“规范”的VTE的管控。
据悉,医生借助森亿智能的VTE预测系统,VTE的识别率比纯人工提高了20%-22%。该系医院的应用被国家卫健委评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30最佳案例,并已同步在江西、医院进行了部署。
说到中美AI+医疗的差距,张少典认为,两国业态不同,现在中国有一大批公司在做人工智能,而美国的人工智能已润物细无声地被放到了临床诊疗的环节里,很少有公司站出来称自己是医疗人工智能公司。他笑称,直到人工智能像水、电、煤一样在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在,不再被人提起,才意味着行业真正走向成熟。
干货获取方式
Step1: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hl/1674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