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荨麻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12/9056398.html
鼻窦黏液囊肿鼻窦黏液囊肿(mucocele)是鼻窦常见的良性病变,系鼻窦自然开口因炎症黏膜肿胀和浓稠的腺体分泌物,以及窦口处肿瘤、息肉等阻塞的结果。鼻窦黏液囊肿多见于筛窦、额窦,或两窦同时受累,其次为上颌窦、蝶窦。

形成原因有多种学说,但多数均认为鼻窦的自然开口长期阻塞后,黏液潴留于窦腔,长时间后形成囊肿,黏液位于黏膜外,整个窦腔即是囊腔,窦壁黏膜即是囊肿的壁。窦口阻塞的原因很多,如鼻腔和鼻窦的炎症、外伤、肿瘤、解剖变异、手术后瘢痕形成等。鼻窦黏膜增厚、息肉样变或纤维化,囊内为淡黄、褐色黏稠液体,内含大量胆固醇。囊肿可感染化脓成脓囊肿。囊肿增大可压迫窦壁使其变薄或破坏。囊肿也可向眶内和颅内扩张。

筛窦因富含腺体,引流条件差,易发生炎症,故患黏液囊肿的概率最高,一侧额窦、蝶窦囊肿增大后,可破坏中隔进入对侧窦内,蝶窦囊肿增大也可破坏间隔进入筛窦。

扫码查看

《全身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

精品视频培训班

[扫码开通?永久观看]

囊肿起病缓慢,初期多无症状,囊肿较大时可压迫窦壁造成面部畸形和相应的症状,如头痛,眼球突出和移位,隆起的局部可扪及乒乓球样肿块。鼻部症状和体征有鼻塞、鼻漏和鼻出血等;神经症状诸如有面部感觉迟钝和疼痛。因蝶窦黏膜受三叉神经眼支的筛后神经支配,头疼可表现在头部的任何部位,多表现为前额和眶后疼痛。由于蝶窦周围有第Ⅱ~Ⅵ对脑神经、海绵窦、颈动脉、蝶腭动脉和神经、翼管神经、硬脑膜、脑垂体等重要结构,且蝶窦囊肿易向筛窦、眶内及颅内发展,可出现眼部症状和体征包括视力下降、视野缺失、复视和单眼突出等。

蝶窦囊肿压迫眶尖可导致失明。筛窦囊肿常使眼球向前外突出,而不影响视力和眼球活动,如感染则出现全身症状发热、头疼等。

X线表现

病变窦腔透亮度减低或略高,窦腔扩大变形,可见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囊性低密度影,窦壁骨质膨胀变薄,邻近骨质受压吸收。由于囊肿常伴有慢性炎症,窦壁周围骨质硬化为常见表现。

CT表现

CT早期表现为窦间分隔移位,黏液积聚,随着压力的增高,其周围骨质受压呈圆形膨胀,病变窦腔扩大,窦腔内充满较低密度积液,含气消失,窦壁呈弧形变薄或外移,常压迫相邻结构,如眶腔等(图1)。增强扫描,囊内黏液一般为不增强的较低密度,囊壁黏膜可有线状增强。如合并感染变为脓囊肿,则囊内密度可增高。窦腔骨壁毛糙,有吸收变薄或吸收破坏,合并慢性感染者骨壁可增生硬化。蝶窦囊肿较大时,常以侵犯筛窦为主,同时有眶壁骨质破坏,蝶骨平台受压抬高、破坏,以前部为著。囊肿巨大时,可导致邻近骨质如视神经管,眶上裂,蝶骨大、小翼,鞍底,鞍背,前床突和后床突甚至枕骨斜坡等破坏。囊肿内黏液含蛋白质浓度存在差异,故在CT上显示密度不同,可表现为低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当黏液囊肿合并感染时或囊内蛋白含量较高使,可表现为高密度病变,不易与肿瘤鉴别,此时MRI检查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MRI表现

表现为窦腔扩大,边缘清楚,病变信号多变,早期由于富含水分,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蛋白质浓度增高时,可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囊肿可突破囊肿壁向周围生长。增强扫描可见囊肿周边黏膜呈环形强化,内部囊液无强化(图2)。

图1黏液囊肿

右侧额窦窦腔扩大,边缘清楚,其内为液性密度

图2蝶窦黏液囊肿

蝶窦扩大,呈膨胀性,骨皮质变薄,病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变边缘强化

鼻窦黏液囊肿病史长,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主要与鼻窦肿瘤和黏膜下囊肿鉴别,鼻窦肿瘤MRI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实性强化;黏膜下囊肿紧贴窦壁,一般不造成窦腔的膨胀扩大。蝶窦黏液囊肿主要与内翻性乳头状瘤鉴别,后者约10%~15%发生于蝶窦,为软组织肿物,压迫侵蚀骨质,增强扫描呈脑回样强化。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zz/1674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