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1、心、血管内膜损伤:损伤的内膜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2、血流改变:血流变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
3、血液性质改变: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如在严重创伤、产后及大手术后。
老年人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就易诱发血栓形成。
据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血栓形成呢?建议每天花几分钟,做做踝泵练习。
whatareyou说啥哩?
听不懂?下面,涨姿势的机会来啦!
踝泵练习
就是指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压循环和淋巴循流,它包含踝关节的屈伸和踝绕运动。踝泵运动对于长期卧床及手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要做踝泵运动呢?
因为手术之后的制动,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重度骨质疏松症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需要长期绝对卧床。可导致血流变慢,血小板在血管的周边停留和聚集,就容易形成血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下肢术后功能的恢复。早期的血栓有时可以活动的,万一血栓不幸脱落,可以引起肺部或脑部等地方的栓塞。踝泵运动看似简单。但对预防、帮助消退下肢伤痛、术后肿胀的作用非常大,一般下肢手术麻醉消退之后就可以进行练习,但踝关节术后,足部有石膏固定除外。刚开始练习时用较小的力量,逐渐适应后增加强度,练习中如感觉疼痛明显,可以减少训练时间和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