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英文名为DVT(deepvenous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DVT的预防

国际上对静脉血栓预防的忽视情况普遍存在。在美国医院个DVT病人的研究发现,(71%)无预防措施,其中(59%)为非手术患者。非手术患者入院后DVT发生比手术和创伤病人还要严重,因为前者往往忽视了DVT的预防措施。DVT预防的关键措施是去除诱发血栓的基本因素,具体内容包括:

1、适当的体位经常采取直立体位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措施。

对于可以自主坐和站的患者,要鼓励患者每天有多次采取坐和站立的体位。如果患者因为病情的因素不能独立坐和站,例如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患者,也可以采取摇高床头,靠坐在床上的方式。即使是脊柱骨折的患者,摇高床头和靠坐的方式,不会引起骨折移位。况且大部分脊柱不稳的患者,都已经接受了内固定手术,采取靠坐的姿势不会引起脊柱骨折的不稳定,相反由于局部承受重力,而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对于心肺疾病的患者,采取坐位不仅可以预防DVT,也有利于降低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功能。因为直立姿式可以减少静脉回流,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责,而心脏后负荷不增加,反而有可能降低。直立姿式有利于横膈的下移、降低吸气阻力、维持合理的通气/灌流比例、有助于咳嗽动作等。心衰患者和慢支肺气肿患者都自发地采取坐位或者靠坐位的姿势,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坐位是这类患者合理的功能代偿措施。

2、适当饮水和补充液体由于患者的血容量降低,给与患者足够的水分摄入是必要的预防DVT的措施。

在补充体液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尿量,而且要考虑非显性水分丢失,其原因是呼气的水汽排出和皮肤出汗。非显性水分丢失大约ml/天。在剧烈运动、炎热和出汗的情况下,水分丢失更加严重。

3、适当肢体活动

适当肢体活动可以通过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流,预防DVT发生。在患者损伤部位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非损伤部位进行活动。例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可以做下肢和上肢活动;下肢瘫痪的患者可以鼓励进行上肢活动;股骨骨折的患者可以进行踝关节的活动。即使在骨折部位,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即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关节活动的运动,也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心肺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肢体活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一般来说,轻微的不对抗阻力的肢体活动的体力负荷极小,很少会诱发心血管和呼吸问题。必要时在运动或者活动时可以分别采用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在无法主动活动的情况下,轻柔的被动运动也有价值。

4、早期下地活动

早期进入步行状态,有利于预防DVT的发生。临床经验表明,已经恢复步行的患者DVT极少发生。

5、使用降低血液粘滞度的药物

阿司匹林是最常见的药物。其他抗凝剂也是可以考虑的药物,特别是有血栓形成病史的患者。

6、注意观察DVT的早期表现

注意观察DVT形成的早期表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并阻止病变的进展。观察要点包括:肢体的皮肤温度、色泽、弹性;肢体的围度和压痛;患者的感觉异常。DVT早期的肿胀往往表现为弥散性肢体肿胀,张力较高,皮肤温度可增高,有压痛,肿胀由肢体远端向近端逐步发展。到后期则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如果有肢体明显局部肿胀,而远端肢体不肿胀,最常见的可能性是异位骨化,而不是DVT。

DVT的康复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促进血管再通、消除诱发血栓形成的各种危险因素。常用的措施包括:

1、体位治疗经常采用直立姿式,例如坐位。

直立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分钟之内。平卧时采取下肢抬高的体位。一般抬高患肢在心脏平面20-30厘米之上,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通常在仰卧位采取枕头抬高的方式。

2、压力治疗通常采用特制的压力袜或者压力袖套。

压力袜和压力袖套的制作要求压力从远端到近端的压力梯度,即远端压力最大,到近端压力最小。也可以采用弹力绷带,包扎时应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向上缠绕,要求和压力袜/袖套同样的压力梯度。普通的弹力袜可以考虑,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袜的近端有弹力圈,以避免近端压力太大,反而影响静脉回流。近端的松紧度以能将一个手指伸入袜内为宜。在压力治疗前应该先进行患肢抬高,尽量保证肢体潴留液体的回流。在DVT后期和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序贯压力治疗可以谨慎地使用。

3、运动治疗

血栓形成部位远端肢体的不抗阻力主动收缩活动,特别是等长收缩运动,有利于通过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常用的运动有: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绷紧大腿)、握拳运动等。不抗阻力的踏车或者手摇车运动也有明确的价值。运动治疗一般不在早期进行,以免发生血栓脱落,导致栓塞。进行肌肉收缩时,强调缓慢持续的动作,以增加运动的安全性。

4、手法治疗

DVT进入后期或者恢复期,在临床判断血栓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淋巴按摩的手法,即由远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手法必须轻柔和表浅,禁忌深部和发力的手法。

5、抗凝和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有肯定的疗效,但目前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争论,治疗方法有待不断研究和完善。

6、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7、危险因素控制

经常采用直立体位,避免血容量降低;

足量饮水,保证合理的血容量;

预防便秘,避免腹内压升高;

禁止在血栓形成的肢体进行静脉输液;

禁止在血栓不稳定的肢体进行脉动压力治疗和深部按摩。

治疗过程中要严密注意观察肢体皮肤色泽和肿胀,以判断效果。DVT血栓脱落会导致肺栓塞,病死率很高,所以务必注意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3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