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T是脑血管病人常见并发症,尤其瘫痪需长期卧床病人,DVT一旦发生,患者存在发生急性肺栓塞的风险,随时可能导致死亡的发生,因此,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病因和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缓慢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
DVT可出现于脑血管病发病后第2天,高峰在4~7天。有症状的DVT发生率仅有2%。瘫痪重、年老及心房颤动者发生DVT的比例更高。DVT最重要的并发症为肺栓塞(PE),脑卒中后约25%的急性期死亡是由肺栓塞引起的。
临床表现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
诊断和辅助检查对于瘫痪程度重,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应重视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预防;可早期做D-二聚体测定(灵敏度高用于筛查),阳性者可进一步进行下肢多普勒超声(诊断首选)、磁共振静脉成像、静脉造影(判断血栓部位范围)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1)非药物治疗
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高;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特别是瘫痪侧肢体。物理治疗包括加压弹力袜和间歇气压治疗(又称循环驱动治疗)。两者均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淤血和水肿,是预防DVT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措施。
(2)药物治疗
对于有发生DVT高风险的患者可预防性地给予药物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皮下注射1次/日,有抗凝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于已经发生DVT或PE的患者,应进行生命体征及血气监测,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及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
同时采用抗凝治疗,如无抗凝禁忌症,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
如症状无缓解、近端DVT或有PE可能性的患者建议溶栓或外科取栓治疗,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避免用抗凝与溶栓治疗。
编辑:蔡春茜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y/1673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