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南国早报」

南国早报南宁讯(见习记者陈溯通讯员陶继军戚筱妹)12月13日,75岁的张大爷在家突然感觉右下肢麻木,进而剧烈疼痛。家人连忙医院就诊,医生从他的体内取出一条65厘米长的超长血栓。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给张大爷进行手术,取出了这条65厘米长的罕见血栓。医生表示,幸好发现及时并进行处理,否则患者右下肢可能被截肢,还有生命危险。

手术主刀医生——医院内分泌病科医生曾庆伟介绍,此次手术难度很高,因为老人的年龄较大,另外还要考虑取出血栓后他的右腿能否保住。

据了解,经过治疗和护理,张大爷术后恢复状态良好,但由于他身患糖尿病多年,还需进行后续治疗,目前尚未出院。

血栓是人类健康的大杀手,它会像塞子一样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导致相关脏器血液供应不足,患者会突然致残或死亡。

医院院长黄春英介绍,塞住心脏的冠状动脉,就是“心梗”;塞在脑部的动脉,就是“脑梗”;塞住下肢动脉,就是张大爷患上的下肢动脉栓塞,俗称“腿梗”。

黄春英介绍,手术是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主要手段,肢体缺血坏死的时间一般在6~8小时,截肢率随着动脉栓塞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因而手术时间越早越好。

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徐波提醒,诱发动脉血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属于高危人群,这类人群要及时就医、正规服药,尽量避免动脉硬化的发生。此外,血栓还广泛存在于静脉中,长期卧床、长途旅行、妊娠、静脉曲张等都是引发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如果这些高危人群总感觉下肢发凉、发麻、酸痛,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徐波还表示,在生活中要避免久坐不动,要多运动、多喝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f/1674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