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已至,马上就要进入最冷的三九天了。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使血管弹性变差,导致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就增加了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所以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季节”,我们日常养生保健,除了保暖御寒,最重要的就是护好血管,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或者病情恶化。
一碗红汤,温通血脉
冬季饮水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也是血管疾病发作的诱因之一,所以要多注意补水。除了白开水,也可以喝汤来补充水分。
北医院亚健康科彭玉清医生,推荐了一碗温心通脉红汤。不仅好喝,而且对血脉有养有宁,有和有畅,对于冬天血管的养护非常好。
食材:牛肉g、西红柿g、洋葱1个、红酒ml、果木姜子适量
做法:
1、牛腩焯水,盛出备用。
2、锅中倒油,放入番茄酱小火慢炒,加入少许料酒炒出红油。下入拍裂的果木姜子、西红柿、葱姜、牛腩和红酒,放入热水。
3、下入香叶盖盖焖煮一小时50分钟,最后剩10分钟时放入洋葱,开锅后倒入红酒即可出锅。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抗氧化、护血管;洋葱含有前列腺素和多种硫化物,被称为“天然的心脏支架”,能软化血管;
红酒入血脉,还略有酸味,中医认为酸可以柔和筋脉,对于血管痉挛有一定缓冲作用;
果木姜子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能使血管畅通。
黄芪配它,保护血管内皮
血管疾病的病变往往是从血管内皮开始的,健康光滑的血管内皮能起到防止形成斑块、抗血栓的作用。
专家推荐了一个调理方,对血管内皮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配方:黄芪、红景天、川芎各6-10克(一个人一天的用量)
做法:三种药材一起加水煎煮20分钟,连续服用3个月到半年左右。
方解:黄芪补气升阳,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有保护和修复作用;红景天益气活血,有很好的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川芎行气活血,也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这杯茶一般人群都可以用于日常保健,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糖等高危人群。
重要提醒:这个方子只能用于预防、调理,冠心病等疾病要对症治疗。
四大血管清道夫,冬天要常吃
01、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木耳多糖,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具有疏通血管、清除血管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
02、海带
海带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粘附肠道中的脂肪、糖类,间接帮助控制血里的胆固醇、血糖。可以凉拌,也可以炖汤喝。
03、燕麦
燕麦富含β葡聚糖,有助于保护胃肠道,促进脂肪的代谢,减少胆固醇,从而保护血管。
市面上有很多种燕麦和燕麦制品,最好选择无添加的燕麦片,既方便易熟,又有益于健康。
04、纳豆
大豆中富含被称为“血管清洁剂”的卵磷脂,它是一种乳化剂,使得脂肪更好地溶解在血液之中,更快地随着血液循环代谢出去,从而预防动脉硬化发生。大豆发酵制成纳豆后,消化吸收率大大提高,营养价值也随之增加。
一个动作,预防血栓
冬季血液粘稠度增加,天一冷运动量也会减少,更易形成血栓。虽然说血栓堵哪儿哪儿遭殃,但是其中的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进入肺动脉,比心梗脑梗更凶险。
深静脉血栓容易在下肢形成,有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就是踩刹车。
动作要领:脚尖向下伸到不能伸为止,然后向上抬到自己的极限,做几下之后向上屈曲抬抬腿。
这个动作可以很好的锻炼到小腿肌肉泵,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预防血栓的形成,坐着躺着都能做。
平时如果久坐坐车、打牌时,都可以隔一会儿时间做做这个动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fmcc.com/zcmbyf/16745066.html